张主任当然相信张侗有挣钱的能力。
毕竟他知道张侗在打猎,一个农民能凭借打猎,把老婆孩子带在县城抚养。
就这个水平,张侗已经超过了普通农民。
“行,张侗同志,我会帮你尽快凑齐工业券。”
张主任笑了笑,又说道:“并且我还会来个锦上添花,你现在不是没钱吗,不要紧,我先把钱给你垫上,等你有钱了,直接来找我,怎么样?”
“这……这不太好吧。”
张侗有些意外,没想到张主任这么支持自己。
张主任摆手笑道:“哈哈哈,这有什么不好的,你是我们皮革厂的恩人,无形中给我们皮革厂提升了生产效益,我感激你还来不及呢,这点小忙也算不上什么帮助。”
“哪里哪里,张主任,你算是帮了我一个大忙了。”
张侗客气的回应一句。
其实他也能理解,毕竟年代不同。
那个年代的工厂职工,有着与生产单位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的情结。
因为厂子的效益,直接决定了职工的根本利益。
所以张主任面对张侗的需求,怎么可能不愿意伸出援手,这是知恩图报的表现。
张侗还从张主任这里了解到,一块手表要一百多块钱,并且还需要花费十多张工业券。
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,足够张侗费尽心思去挣钱了。
从张主任这里离开以后,张侗就要准备带着大哥张建国,回牛角村去。
一方面,张侗确实需要挣钱了。
另一方面,他也想打听一下杨六福那边的准备情况。
告别妻女后,张侗和张建国回到牛角村的时候,已经过了中午。
两人路上随便吃了点东西,回到村子后,便去找到刘万全。
刘万全这些天一个人待在村子里,也没闲着,除了去瓦子村意外,还经常去往石碾子镇,通过张卫星,了解杨六福的动向。
张侗和张建国回来的时候,刘万全正好刚从镇上回来,带回来一个十分让人意外的消息。
杨六福失踪了。
听到这个消息的张侗,第一反应就是杨六福已经背着他们上山。
上一次他们和杨六福几乎到了快要撕破脸的境地,张侗丝毫不怀疑,杨六福会换一茬人上山。
但刘万全却告诉张侗,杨六福失踪,应该是为了寻找一些好手。
因为对他忠心耿耿的胡子并没有失踪,并且张卫星也从马秀莲那里得知,杨六福走的时候,并没有带走任何装备。
至于马秀莲如何知道的,懂得都懂。
情况了解差不多后,张侗就决定先上山打猎,刘万全这次又搞到了不少子弹,并且透露给张侗一个消息,说可以帮张侗把他的五连炮换成一把56半。
原来这次隔壁镇子给民兵配发武器,有大量退役的装备,他的战友会经手这批装备,可以原则上帮忙弄到一把56半,但得需要用其他枪换。
56半属于半自动步枪,而且弹容量还大,比五连炮好用得多。
因此张侗二话没说就同意了下来。
不过这把五连炮毕竟是老猎户张长生的,要拿去换56半,还得张长生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