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54集:商旅互助(2/2)

陈默立刻召集了二十个帮里的兄弟,带上兵器和干粮,快马加鞭赶去黑风口。路上,他心里很着急——刘老栓今年六十多了,做了一辈子秦商,这次带的是咸阳的瓷器和粮食,要是被劫匪抢了,他这辈子的积蓄就全没了。

赶到黑风口时,天已经黑了。陈默远远地看到山坳里有火光,还有劫匪的吆喝声。他让兄弟们先埋伏在树林里,自己则摸过去侦查。

只见刘老栓的商队被围在中间,十几辆马车排成一圈,刘老栓站在马车前,手里拿着一把菜刀,气得浑身发抖:“你们这些强盗,光天化日之下抢东西,就不怕王法吗?”

劫匪头子是个满脸横肉的汉子,手里拿着一把大刀,哈哈大笑:“王法?在这黑风口,老子就是王法!识相的就把货交出来,不然别怪老子不客气!”

陈默心里有了数,这伙劫匪大概有三十多个人,手里都是刀枪,而刘老栓的商队只有十个伙计,手里只有木棍和菜刀,根本不是对手。他悄悄退回到树林里,对兄弟们说:“等会儿我吹一声哨,你们就从两边冲过去,先把劫匪的后路断了,再救刘老栓他们。”

兄弟们点点头,握紧了手里的兵器。陈默深吸一口气,从怀里掏出哨子,吹了一声短哨。

“冲啊!”

随着一声呐喊,二十个秦行帮的兄弟从树林里冲了出来,手里的刀枪在火光下闪着寒光。劫匪们没想到会突然冒出这么多人,顿时慌了神。陈默一马当先,冲到劫匪头子面前,一刀就砍向他的手腕。

劫匪头子惨叫一声,手里的大刀掉在了地上。陈默趁机一脚把他踹倒,用刀指着他的脖子:“都住手!再动一下,我就杀了他!”

其他劫匪见头子被擒,都不敢再动。刘老栓趁机带着伙计们冲了过来,捡起地上的刀枪,围住了劫匪。

“陈副舵主,你可来了!”刘老栓跑到陈默身边,老泪纵横,“要是再晚一步,我的货就全没了。”

陈默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刘叔,没事了,有我们在,没人能欺负咱们秦行帮的人。”他转头对劫匪头子说:“把你们抢的东西都交出来,再发誓以后不再抢秦商,我就放你们走。”

劫匪头子连忙点头:“我们交,我们交!以后再也不敢抢秦商了!”

兄弟们把劫匪抢的货物都搬了回来,还缴获了他们的兵器。陈默让劫匪们把兵器留下,然后放他们走了。

等劫匪走后,刘老栓拉着陈默的手,非要把一半的货物分给他们。陈默拒绝了:“刘叔,帮里的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,咱们互帮互助,不是为了好处。你能平安无事,比什么都强。”

刘老栓叹了口气:“唉,我活了这么大年纪,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仗义的组织。当初入帮的时候,我还以为只是交个会费,没想到真能在危难的时候有人来救。”

陈默笑了笑:“这就是咱们秦行帮的初心啊。咱们秦商走南闯北,不容易,只有抱成团,才能在这乱世里活下去,才能把咱们秦国的货卖到各国去。”

那天晚上,他们在山坳里生起了篝火,刘老栓让伙计们煮了热汤,大家围坐在一起,喝着汤,聊着商路上的趣事。火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,都带着温暖的笑容。陈默看着眼前的景象,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——他要把秦行帮的规模再扩大一些,让更多的秦商加入进来,让他们在各国的商路上都能有个依靠。

第四章 商路共济

接下来的几年里,陈默和帮里的兄弟们一起,把秦行帮的分舵开到了韩国的新郑、魏国的大梁、楚国的郢都。每个分舵都有专门的驿站,帮里的兄弟只要出示信物,就能免费住宿、更换马匹,还能得到最新的商路信息。

有一次,楚国的分舵遇到了麻烦——楚国的官府突然提高了关税,还故意刁难秦商,扣了好几支秦行帮的商队。陈默接到消息后,立刻带着帮里的几个管事去了郢都。

他们先找到了楚国的大商人昭雎——昭雎和秦行帮有过生意往来,之前他的商队在秦国遇到困难,是陈默帮了他。昭雎听说了秦商的遭遇,立刻答应帮忙疏通关系。

在昭雎的帮助下,陈默见到了楚国的令尹。他没有哭闹,也没有指责,而是拿出了这些年秦商和楚国商人的交易记录:“令尹大人,这些年,咱们秦国的丝绸、瓷器、铁器源源不断地运到楚国,而楚国的茶叶、木材、玉石也卖到了秦国,两国的商人都赚了钱。要是现在提高关税,刁难秦商,恐怕会影响两国的贸易,到时候不仅秦商受损,楚国的商人也会吃亏啊。”

令尹看着手里的交易记录,沉默了很久。陈默又接着说:“咱们秦行帮在楚国也有不少分舵,帮里的兄弟不仅做买卖,还帮楚国的百姓修过水渠、建过驿站。要是咱们的商队被扣留,恐怕会让楚国的百姓寒心啊。”

令尹想了想,终于点头:“好吧,我会下令降低关税,放了你们的商队。不过,你们秦行帮也要保证,以后运到楚国的货物,质量要过关,不能以次充好。”

陈默连忙道谢:“请令尹大人放心,咱们秦行帮有规矩,要是有兄弟以次充好,欺骗顾客,立刻逐出帮门,永不录用。”

这件事过后,秦行帮在楚国的名声更好了,越来越多的楚国商人也想加入秦行帮。陈默和帮里的管事们商量后,决定允许其他国家的商人加入,但必须遵守秦行帮的规矩——互帮互助、诚信经营、不欺行霸市。

随着秦行帮的规模越来越大,商路也越来越通畅。从秦国的咸阳到齐国的临淄,从燕国的蓟城到越国的会稽,到处都能看到秦行帮的商队。帮里的兄弟不仅做买卖,还把各国的文化、技术带到了秦国,也把秦国的文化、技术传到了各国。

有一次,陈默带着商队去齐国,遇到了一个齐国的工匠,这个工匠会做一种很精致的漆器,但因为齐国的木材不好,做出来的漆器容易开裂。陈默就把他带回了秦国,给了他最好的木材和工具。后来,这个工匠做出来的漆器不仅在秦国很受欢迎,还卖到了其他国家,成了秦行帮的特色商品。

还有一次,帮里的一个兄弟在赵国遇到了一个农夫,这个农夫会种一种高产的小麦,但因为赵国的水利不好,收成总是不稳定。陈默就派了帮里的水利师傅去赵国,帮那个农夫修了水渠。后来,这种高产小麦在赵国推广开来,赵国的百姓都很感激秦行帮。

渐渐地,秦行帮不仅成了一个商业组织,还成了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。各国的君主都很重视秦行帮,因为秦行帮不仅能带来财富,还能促进各国的和平与稳定。

这年秋天,陈默在咸阳召开了秦行帮的大会,来自各国的帮众来了上千人。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,陈默心里很感慨:“兄弟们,咱们秦行帮从一开始的几十个人,发展到现在的几千人,靠的不是别的,就是‘共济’两个字。咱们走南闯北,遇到过风沙,遇到过劫匪,遇到过官府的刁难,但咱们从来没有怕过,因为咱们知道,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身边都会有兄弟帮忙。”

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经久不息。陈默接着说:“我希望咱们秦行帮能一直走下去,不仅要把咱们的货卖到各国去,还要把咱们的情谊传到各国去。让天下人都知道,咱们秦商不仅会做生意,更重情义!”

掌声再次响起,这一次,比之前更响亮。陈默看着台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,有王烈,有张远,有刘老栓,还有很多他叫不出名字的兄弟。他知道,只要这些兄弟还在,秦行帮就会一直存在,秦国的商路就会一直通畅,各国的百姓就会一直受益。

夕阳西下,金色的阳光洒在咸阳城的城墙上,也洒在秦行帮众的脸上。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笑容,眼里都充满了希望。因为他们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只要他们互帮互助,共济前行,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他们。

@欧巴小说网 . www.kemoluo.com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欧巴小说网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