娄晓娥温和地回答道。
“你想想看,如果他还那么小的话,对这个世界几乎一无所知,你带着他玩耍不仅无法保证他的安全,还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。”
娄晓娥继续耐心地解释着。
“而且啊,等到他到了三岁的年纪,按照常规他也应该可以去上幼儿园了。
到时候,你不仅可以继续陪伴他,还可以在幼儿园里接他放学,一起享受更多的欢乐时光。”
娄晓娥用极其耐心的口吻,一点一滴地向易晓阐述着其中的道理。
其实,对于这些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们来说,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都是比较直接和简单的。
在易晓的心里,既然这个小弟弟是自已的亲人,那么理所当然地就应该由自已来带着他玩耍、照顾他。
然而,他们似乎还没有完全意识到,这样的小宝宝要成长到像他们这般大,是需要经历一段相当漫长的过程的。
“那好吧。”
易晓似乎有些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。
“他现在为什么不说话呀?”
易晓依然带着强烈的好奇心,继续追问道。
“小婴儿刚生出来到能够开口说话,这中间还需要经历一两年的时间,不仅仅是说话,包括走路这些基本技能也还不行。”
娄晓娥耐心地解释道。
“就像你小的时候也是等了这么长的时间,才逐渐学会说话和走路的。”
她继续补充,试图让易晓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。
“不过你可以早一点教他叫哥哥。”
娄晓娥微笑着提议,眼中闪过一丝期待。
“也许他以后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,第一声就会叫哥哥了呢。”
这个想法让易晓的眼睛亮了起来。
娄晓娥感觉到易晓会问这些问题,真的是非常可爱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。
起码从他的内心来说,那是真心喜欢这个小弟弟的,这种纯真的情感让人感动。
另外一点就是,无论是什么事情,只有在当面教育的时候,或者说在亲自教导的时候,才能够真正学会。
就像是这些事情一样,如果易晓没有亲眼看到这个小弟弟,也不会去想到那些问题。
那么作为家长,哪怕就是说的再多,其实也是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。
正所谓“眼见为实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只有眼睛看到的,自然也就会产生好奇心,想要去知道答案,同时也会深刻地记住。
可如果要是眼睛没看到的,顶多也就是听人家说句话罢了,那到头来其实什么都没有真正理解和记住。
“好的。”
易晓微笑着点了点头,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温和与肯定。
“弟弟,我叫哥哥。”
他弯下腰,亲切地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影,用充满宠溺的口吻说道。
“你长大了之后你要叫我哥哥。”
易晓耐心地解释着,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,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个懂事的弟弟。
“你叫了我哥哥之后,我就会带你出去玩。”
他继续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诱惑,仿佛在承诺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易晓在说完这些话之后,又轻轻地转头,目光温柔地看向了娄小娥,眼神中充满了询问和关切。
“那弟弟的名字取了没有啊?他叫什么名字?”
他轻声问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和期待。
娄晓娥这个时候也转过头来,先是看向了易天赐,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,随后又看向了马素芹,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无奈。
“我还没想好他叫什么名字,要不我让晓儿给起一个吧。”
娄晓娥轻声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商量的意味。
马素芹听后,微微皱了皱眉,心中其实并没有想到什么特别的名字。
她从一开始就想着把这个任务交给易天赐,觉得他作为家里的长子,应该有这个权利和责任。
“而且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是想着把这个任务交给易天赐就好了。”
马素芹轻声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释然。
“到时候易天赐想要让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都行。”
她继续说道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信任和期待,仿佛已经将这个重要的决定权完全交给了易天赐。
“我真的可以给弟弟取名字吗?”
易晓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,仿佛一瞬间像是中了什么大奖似的,整个人都有些兴奋得难以自持。
“当然可以呀,这可是你的弟弟,作为哥哥的你自然有权利给他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呀。”
马素芹温柔地笑了笑,眼神里满是慈爱和鼓励。或许是因为来到香江这边居住了挺长一段时间,她陪伴易晓的时间甚至比娄晓娥和易天赐还要多,所以她和易晓之间的关系一向都是非常亲密无间的。
“那要不我就叫他豆包吧。”
易晓突然灵光一闪,脱口而出这么一个名字。
如果要追究其原因的话,其实也非常简单,因为易晓自已本身就特别喜欢吃豆包,所以他觉得用“豆包”来作为弟弟的小名,既亲切又有趣。
“豆包?你怎么不叫他油条呢?”
易天赐听了之后,不禁有些哭笑不得,这个名字还真是充满了生活气息,而且听起来还挺有营养的。
“因为油条没有豆包好吃呀。”
易晓一本正经地解释道,或许连他自已都没有意识到,他的这番话竟然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有些意外,大家都没有想到他还会给出这么一个有趣的解释。
一瞬间,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欢声笑语,大家伙儿全都被易晓的童言童语给逗笑了。
果然,小孩子在取名字的时候,脑回路总是那么清晰而直接,选的自然也都是自已喜欢吃的、喝的那些东西。
“行吧,那就按照你说的算,以后这个小弟弟的小名就叫豆包了。”
马素芹倒是觉得这个名字也挺可爱的,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和趣味。
当然,正式的名字还是要由易天赐来慎重选择的。
“好耶,豆包你听到了吗?从今往后你就叫豆包了,这就是你的名字哦。”
易晓兴奋地对着眼前的小婴儿说道,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喜悦和期待。
“等你以后长大了,听到有人喊你豆包的时候,就立马要应一声哦。”
易晓继续一本正经地跟这个小婴儿说着话,而这个小婴儿似乎也挺配合的,眯着眼睛安静地看着他,小脸上竟然没有一丝哭闹的意思,仿佛真的在认真聆听哥哥的话。
“妈妈,妈妈,你们快看啊,他真的能听懂我说话呢,弟弟居然可以听得懂我说话呀!”
易晓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紧紧盯着小婴儿那表情丰富的脸庞,内心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情绪。
说到底,这种激动其实源自于一种深深的被回应的感觉。无论是年纪多大的孩子,内心深处都怀揣着同样的渴望,那就是希望自已说出去的话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回应。
而易晓此刻的心情,正是这种渴望得到满足后的喜悦和满足。
“对啊,他确实能听懂你说话呢。”
妈妈温柔地回应道,眼中也流露出对这一幕的欣慰。
“所以从现在开始,你可要特别注意了,千万不能在他面前说脏话哦。”娄晓娥语重心长地叮嘱道,“要不然的话,等到弟弟长大之后,他也会学着你的样子,把这些话都说给你听的。”
娄晓娥作为家长,和其他的家长们一样,也深知这样的时刻是教育孩子的绝佳时机。
于是,她趁机对易晓进行了一番教育,希望他能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性。
这样的教育机会自然是十分难得的,不容错过。
至于说这次教育之后,易晓是否真的能够铭记在心,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,这还真不好说。
毕竟,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,教育效果如何,还需要时间来检验。
但无论如何,娄晓娥都坚信,每一次的用心引导,都是对孩子成长的一份宝贵助力。
“好的,我已经完全明白了,我才不会像有些人那样随口说出脏话呢。”
他语气坚定,眼神清澈,仿佛在向大家展示他的决心。
“老师早就已经跟我们反复强调过了,那些喜欢说脏话的孩子,是绝对不能被称为好孩子的。”
易晓站在那里,神情严肃,一本正经地阐述着自已的观点,那副认真的模样,把周围的大家伙都逗得忍俊不禁,纷纷笑出声来。
其实,仔细想想,这些孩子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轨迹,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。
在最初的阶段,他们可能会比较乖巧听话,对爸爸妈妈的话言听计从。
然而,随着他们逐渐长大,步入了学校的大门,情况就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
他们开始意识到,在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中,老师的话才是最具权威性的。
从那个时候起,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悄然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,成为了他们心中的“老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