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会堂的穹顶悬着璀璨的吊灯,红色的幕布上缀着金色的党徽,每当代表们齐唱国歌时,董远方总觉得胸腔里有股热流在涌动 。
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盛会,手里的代表证被指尖攥得微微发热,耳边的审议声、讨论声都透着神圣与庄重。
开幕式当天,当 “提议全国推行农业税全免” 的消息从主席台上传来时,会场里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。
董远方猛地抬头,手里的笔顿了一下 。
他立刻想起道口县的土地流转,当初是在农业税全免试点的基础上,开展起来的,如今农业税全免推广开来,试点的收尾工作再也不用为税政衔接犯愁;更重要的是唐海的开滦县等农业县,种粮农户的负担能减轻一大截,之前查访时看到的撂荒盐碱地,说不定能借着这股政策东风重新盘活。
大会讨论到 “财政重点倾斜基建与民生” 时,董远方的笔尖动得更快了。
工作报告里提到 “五年内完成全国县县通高速、乡乡通硬化路,加大水利、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”,他立刻联想到唐海的支柱产业 —— 钢铁和水泥。
之前谋划的燕云钢铁重组,不正是为了承接大规模基建带来的钢材需求?
一钢厂要是能借着这波红利活过来,七千多工人的饭碗就有了着落;还有唐海港的货运业务,基建材料的运输量肯定会暴涨,师之显提的 “唐海港二次重组” 也能顺势推进。
最让董远方眼前一亮的,是 “强军战略与武器装备更新换代” 的论述。
当听到 “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,提升远海防卫能力” 时,他忽然想起唐海的几家民营造船厂。
之前看材料时时,知道民用造船市场被大滨市的企业挤压,研发资金不足,连订单都接不到。
可唐海有深水港,有钢铁原料优势,要是能转型做军用造船,造护卫舰、补给舰这些海军装备,不仅能盘活船厂,还能给唐海新增一个战略级产业。
他赶紧在本子上写下 “造船厂转型机遇:1. 调研唐海民营造船厂技术实力(重点看船体焊接、特种钢材应用);2. 对接省国防科工办,了解军用造船资质申请流程;3. 需协调唐海市的钢铁企业,优先保障特种钢材供应”,旁边画了个问号。
休息间隙,董远方也没闲着。
他碰到隋若云的二舅陈志军时,悄悄问了军用造船企业的准入门槛,并得到小道消息,周研的二哥周从军过段时间很有可能调任军委装备部任职。
一天的会议结束后,董远方回到燕云宾馆,把笔记本摊在桌上,对着罗列的要点反复琢磨。
农业税全免是 “稳底盘”,基建红利是 “强支柱”,造船厂转型是 “寻新局”,这三件事要是能落地,唐海不仅能摆脱被冀州赶超的危机,还能在燕云省抢占产业升级的先机。
他拿起手机给褚旭东发了条信息:
“整理唐海农业县名单、造船厂名录、全市所有钢铁、水泥等建材企业及建筑企业清单,有大用”。
从江原到唐海,不管职位怎么变,市长的核心职责从来都不是揪着旧账不放,而是让辖下几百万人有饭吃、有活干、有盼头。
“唐海帮” 的清算要做,覃天宇的死因要查,但这些都得排在民生经济的后面。
若是唐海的经济垮了,工人拿不到工资,农民种不上好地,就算把 “唐海帮” 连根拔起,老百姓的日子也过不踏实,那才是真的失职。